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此事引發(fā)網(wǎng)友對“非全日制”學歷的熱議,其實,不管是校招還是社會招聘中都存在招聘歧視,但這只能代表一種現(xiàn)象,它不會代表你的未來,學歷,它只是你進入職場的一小塊敲門磚,唯有能力才是你一輩子的鐵飯碗!
01企業(yè)在招聘中,普遍存在對學歷的“特殊”要求
現(xiàn)在不少企業(yè)對于學歷要求的順序是:清北>985>211>一本>二本>三本>專科,這樣的隱形鏈條一直存在。
面試的時候,HR普遍只會看你學歷是什么、能力是什么,而不會特意給你一個機會解釋,當年為什么不好好讀書,考上好的學校。以前我在一個訪談節(jié)目中,看到過考研名師“張雪峰”在反駁“學歷無用”時,他是這么說的:
“就業(yè)是一個怪圈,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yè),都會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又不會去雙非大學開招聘會。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大佬們經常會說,學歷不重要,態(tài)度、精神、勁頭更重要,可以上他們的招聘網(wǎng)頁上看看,要求一個比一個高?!?/p>
因此,從表面上看,學歷似乎只是薄薄的一張紙,但在現(xiàn)有人才選拔機制下,它是效率最高、也能最大限度避免漏選、錯選的一種方法。
在不浪費時間成本的前提下,“高學歷=優(yōu)秀”是一個最有效率的篩選方法。換另一個角度講,“學歷歧視”的背后,正是對學歷最好的捍衛(wèi)。
學歷固然不等同于能力,但它卻代表著你比同齡人付出過更多的努力。從學歷上就能看出你過去的學習態(tài)度、做事的態(tài)度,某種程度上也能預測出你未來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
學歷也意味著中國前1%的頂級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接觸到這些優(yōu)質資源的資格。哪怕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業(yè)中面臨著職業(yè)歧視,但考研帶來的“隱形福利”,還是讓無數(shù)職場人前仆后繼。
在2018年的烏鎮(zhèn)飯局上,各位商業(yè)大咖的一張合照刷爆朋友圈,一個原因他們身上帶著的頭銜,同時也是因為他們的學歷。
這群大佬的學歷,基本囊括了中國top10的高等學府。其中史玉柱、劉強東、李彥宏等都是當時的高考狀元,王興被保送進清華,小米CEO雷軍用2年時間學完4年學分。
知識帶給他們預見未來的眼界和格局,才有比別人更早遇見互聯(lián)網(wǎng)風口的可能。而沒有高學歷的人,連見世面的入門券都拿不到。
不少企業(yè)老板把那些大佬作為自己的標桿,把自己的企業(yè)也與他們看齊,自然招聘的標準也要提高到那樣的境界,也不難理解,他們把學歷當成了名片,只有名校高學歷的人,才能拿到入場券。
不管企業(yè)再怎么要求學歷,即使你有985、211的學歷,那也只是你初入職場的敲門磚,它或許能幫你在初入職場時敲開更多企業(yè)的大門,但絕不能讓你從此高枕無憂。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所有進入職場的人,都要從“考試模式”切換到“任務模式”,簡單說就是不管你以前成績再好,學歷再高,你進入職場后,你能混成啥樣,最終都是看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試模式”的特點是,你必須做對題,對了才可以得分,只要能得高分,你就是王者,你就是大家崇拜的偶像。
然而考試中幾乎所有題目都是有標準答案的,就連作文現(xiàn)在也都不斷在標準化,所以考試的本質,是獎勵那個找到標準答案的人,分數(shù)就是對你每次找到更多標準答案的一種回報和獎勵。
但是用標準答案這套,對真正在職場和企業(yè)來說是沒有太大用處的,因為企業(yè)最終是看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你現(xiàn)在考數(shù)理化,你只要把每道題通過書上已有的公式套進去計算正確,或者把已有的標準答案正確填進去,你就可以拿分。
通過考試固然可以把一些擁有較好基礎能力和學習能力的人篩選出來。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能一帆風順,因為你必須要很好的搞定任務模式。
比如老板跟你說,下周有個重要的考察團要來公司,你負責接下來的接待和具體工作事項安排。
這就是典型考驗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和考試完全不一樣,你沒有標準答案可尋,時間很緊,你需要考慮考察團有多少人?去哪訂車?訂什么車?住什么酒店?訂啥樣房間?預算是多少?應該準備什么樣的飯菜?……
為了達成任務,你要不停的確認需求,尋找和整理資源,制定計劃,準備各種突發(fā)預案,然后還要與老板溝通對接,這還只是普通任務,老板說,對了忘了說,這個考察團和我們有競爭上的關系,你是不是又要考慮更多了?
反正我工作這么多年,我周圍那些牛逼的人,有些是高學歷的,但也有很多只是個大專生,但這些牛人都有個共同的特質,就是他們都很善于解決問題,不管是業(yè)務、技術、管理上的問題,他們都能很好的解決,在他們看來任何事情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能很好的完成目標任務,才是王道。
其實換位思考,大家站在企業(yè)的角度來看,捫心自問一下,企業(yè)對學歷有要求是學歷歧視嗎?不一定,一方面,企業(yè)不能一邊要求自己得到的服務、技術和產品都是最好最先進的,一邊又讓高中掛了5門課的同學上到科研前線。
所以,不管你現(xiàn)在是沒畢業(yè),還是已經工作了,你要想打破對于學歷的歧視,到更好的公司平臺去發(fā)展,從現(xiàn)在開始,就不要再沉迷于打游戲看小說,有空可以多提升自己的能力,爭取去行業(yè)領先企業(yè)的機會才是。
第一,提升自己的底層能力
比如去提升自己的底層能力,比如寫作、運營、策劃、設計等等,再參加各種網(wǎng)絡競賽拿獎,做這些更值得一做的事情,不僅讓自己的知識豐富,也能為你的簡歷增加更多的含金量。
尤其是寫作,這是每個職場人都應該有的底層的東西,“寫作”真正的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是可以提升你的影響力,再說精確一點,是你個人的影響力,而不是職位、公司的影響力。
比如說你寫的簡歷比別人強,僅僅是在技巧層面領先,你這個簡歷看著厲害,別人下次更厲害,水平差不多的兩個人,從簡歷上看你們的能力不會差太遠,大家都在一個面試機會上苦戰(zhàn)。這就是職場競爭的“內卷化”。
但如果你能提升寫作能力,你就能表達你“這個人”獨特的一面,哪怕經歷類似的事,你的見解、你的感悟,一定和別人不一樣?!安灰粯印本鸵馕吨蔼毺亍?。人的獨特性,才是最有價值的。因此你也能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
第二,提升自己的格局
如果你想年薪10萬,拼的是學歷;如果你想年薪20萬,拼的主要是勤奮;如果你想年薪100萬,拼的主要是格局。
一個人的格局和他的學歷沒有關系,但會有三個層次:
1,你的人生規(guī)劃是什么?
任何與你的目標無關的事,比如公司或領導對你學歷的歧視導致你暫時不能去某些公司,或者公司企業(yè)文化、價值觀與你不對路等,這些都不用在意。
2,你在公司的位置是什么?
如果你能超越你的學歷限制,超越你現(xiàn)在的職位,站在高管甚至大老板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你就更明白你當下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3,行業(yè)的大勢是什么?
到現(xiàn)在都還有很多人說,馬云、喬布斯等人學歷不高,沒什么實力,不過就是選對了時間,時代造英雄等這樣無知的話,為什么那個時代這么多人中,就只有他們選對了呢?
其實選擇就是實力,選擇就是格局,他們就是靠格局大,看清了行業(yè)趨勢,選對了方向,勝過那些笨拙的勤奮。
因此,很多不是985、211,甚至不是全日制學歷的朋友,你不要被日常中的繁雜事務所困住,要有“抬起頭看星星的能力”。凡事分清輕重緩急,抓大放小,以及具備前瞻性,這就是牛人最厲害的地方。
寫在最后:
大家在受到明顯學歷歧視的時候,千萬別慫,勇敢地發(fā)聲,爭取自己的權益,即使最后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這個過程在以后的人生里也是寶貴的回憶。
眼前是高墻,當翻墻的梯子不夠高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去增加自己的長板,最后你就能自然而然的看到墻那邊的風景。面對不少企業(yè)對學歷的歧視現(xiàn)象,我們一定不要氣餒,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缺乏翻山越嶺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