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剛來上海時,我就感覺到這座城市從面子到里子都不一樣,這段時間的相處讓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說一句‘我不想離開這里’?!闭驹谂_上演講的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碩士一年級學生馬伊娜,她來自保加利亞。
或與觀眾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驚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變;或憧憬更深入的交流合作,爭當文化傳播使者……11月20日,“MyImpression,MyShanghai上海印象”上海高校國際學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演講比賽在復旦大學進行。來自四大洲、12個國家的16名學生參賽,他們分別就讀于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jīng)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上海健康醫(yī)學院等12所高校。
復旦大學學生、來自美國的留學生何永亮。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臧鳴圖
經(jīng)過三小時角逐,最終,華東師大哈薩克斯坦留學生凱撒和上海大學烏茲別克斯坦留學生康曉鑫獲一等獎。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和上海市公共關系協(xié)會副會長張安騰為他們頒獎。
在此次比賽中,演講者們圍繞“回溯改革開放,體悟城市發(fā)展”、“深化中外融合,匯聚青年力量”、“講好中國故事,詮釋上海精神”三大主題,借助激情演講(IgniteTalk)形式,用激情感染全場。
這項演講比賽由上海市公共關系協(xié)會、復旦大學、上海市學生德育發(fā)展中心共同主辦,是上海市公共關系協(xié)會等多家機構主辦的2018上海公共關系國際高峰論壇活動之一。
烏茲別克斯坦學生談夢想與上海
“今天我來到這里,就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故事,一個關于夢想與上海的故事。”臺上,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康曉鑫講起了他與上海的情緣。
康曉鑫這個名字,是中文老師對他烏茲別克斯坦名字的意義轉(zhuǎn)化。2013年,他成為烏茲別克斯坦一家劇院的演員,要飾演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他深入了解兩千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后,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暗自下決心,要成為中烏友誼的新一代使者。
2016年,他終于跟隨夢想的腳步,來到上海大學,攻讀國際關系專業(yè)碩士學位。2018年7月,他成功當選上海大學的烏茲別克斯坦學生大使,成為首屆20名國際學生大使中的一員并擔任主席。
“我離自己的使者夢又近了一步!”康曉鑫說,“我想把速度如汗血寶馬般飛快的‘中國式快遞’和無比便捷的移動支付帶回家,讓更多的同胞分享中國經(jīng)濟飛躍的成果!”
比賽還在進行,一段悠揚的二胡聲響起。拉二胡的是演講者之一、來自馬來西亞的黃軍銘,他因為豐富的民樂演出資源愛上上海,現(xiàn)在因為學習中醫(yī)而留在上海。
演講者中還有來自意大利的阿來、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凱撒、來自老撾的陳雅文……他們有的熱愛武術,有的喜歡漢語,有的因為歌曲《上海灘》與上海結緣。
他們在雙十一“剁手”,在購物時掃碼,走近路找共享單車,出遠門坐高鐵,待得越久,他們越離不開這座城市。
上海體育學院、來自于意大利的留學生阿來。
上海姑娘用“吃”講述更有人情味的中國
演講中除了一水兒略帶“國際”口音的中國話,還有四篇英文演講,演講者都來自中國。復旦大學的黃迎佳就是其中之一,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海姑娘。
黃迎佳講的是關于“吃”的故事,她把時間線拉得很長,從1972年就開始了?!扒鞍攵蔚墓适率且詪寢尩囊暯莵碇v述的,她出生在改革開放前十年。進入21世紀,講的就是我自己的所見所聞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沖一杯雀巢的速溶咖啡,還是很有“小資”情調(diào)的一件事。而2001年后,星巴克、COSTA等新鮮現(xiàn)磨咖啡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大家的收入提高了,對生活質(zhì)量的追求也提升了。
2018年,當選擇餐廳的標準不再是便宜、吃得飽,食客們更關心餐廳的地理位置、主題特色、用餐環(huán)境等,大家對精神生活也有了更多要求。黃迎佳說:“改革開放四十年,食物多樣性增加,正反映了上海的城市文化越來越多元?!?/p>
這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都是黃迎佳及其家人親身經(jīng)歷過的。站在臺上,她一邊講述,一邊滾動著投射在大屏幕的老照片。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是此次用英文參賽的四名中國選手一致愿景。黃迎佳說:“老照片都是我從我媽媽和外婆那里翻出來的。對于沒有在中國長期生活過的人來說,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大國崛起,可能只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希望我的演講能幫助大家了解一個更真實、更有人情味的中國。”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