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兩個城市的矛盾,沒有將兩個城市放在一個問題里比較,請談喜愛北京的地方,不要攻擊上海,謝謝!
喜歡上海勝過北京的人,請移步:喜歡上海勝過北京的人,你的理由和感受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希望回答者是這樣的:
在兩個城市都生活過,或者常來往于兩地,有真實感受。一手感受,聽說的和看其他資料的不算。
請說明自己的身份,如學(xué)生,白領(lǐng),旅行者,務(wù)工人員等。
沒有很明顯的喜歡其中一個,但是對兩個城市的生活特點都有體會的也歡迎。
添加:以家鄉(xiāng)為理由作答者請遠慮。
24條評論
分享
默認排序按時間排序
189個回答
578贊同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戶一檐停風(fēng)聚天下閑士半閣藏卷竊古今名家
578人贊同
北京和上海大約是我呆過的時間最長的兩個城市了,北京呆的時間約12年,上海呆的時間加起來約9年。至今為止,我依然一年中約有一半的時間在上海,約1/3弱的時間在北京。
我喜歡北京的原因,在于人和文。人是北京人,文是文化。
誠然,相比其他城市而言,北京有許多缺點,在另外一個“為什么喜歡上海超過北京”的問題中被多次提及,例如交通問題(論堵車國內(nèi)大約也只有杭州可以相比了),例如生活便利問題,空氣質(zhì)量問題等等。
這些都是現(xiàn)實。
但是有一個被多次提及的缺點,我卻有不同看法,那就是所謂的北京(北方人)動不動稱兄道弟的裹挾。事實上,這是我第一個想提的優(yōu)點。
很多人厭惡在這樣裹挾下,和周圍的人進入一種虛偽的熟絡(luò)中,這一點我非常理解。但是我想說的是,你是有拒絕這種裹挾的權(quán)力的。以北京人的傲氣,不會二皮臉到非要裹挾你的地步,在恰當(dāng)?shù)茫瑘詻Q得表示了距離感以后,你應(yīng)該就可以輕松得從這種裹挾中脫身出來,如果一直陷入這種裹挾,厭惡而無法擺脫,那么我覺得可能和自身的反應(yīng)也是有很大干系的。事實上,我一直努力維持比較小的社交圈,排斥過類似的“裹挾”很多很多次了,一直都很順利,一則沒有人非得拉著我怎么怎么著,二則也未見有人對我記恨在心。相反,正是這種“自來熟”,有助于迅速拉近相對陌生的人們之間的距離,如果你真正想到找氣味相投,交心的朋友,在北京要比在上海容易得多,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北京的這種人文特點,而不喜歡上海的這種永遠保持距離感的人文特點。在上海,要交一個鐵哥們太難了!
雖然我并不喜歡有太多朋友,但是我希望這些朋友都是真的都是意氣相投,相互敞開內(nèi)心的朋友,這一點,在北京做到要比上海做到容易得多。
進一步說,在北京,真正能找到不少沒有完全距離感的朋友,這不是說要天天兩人混在一起,膩在一起,而是說,真正兩個的內(nèi)心是可以理解包容,不存芥蒂的,可以毫無顧忌,話說當(dāng)面的,而不需要拐彎抹角,我覺得這樣的朋友相處,要輕松很多。
在北京,會有哥們離婚了直接打個電話通知我,說上三兩句就直接搬我家來住的
在北京,去哥們家聊晚了,會有人家媳婦直接來一句:你走不走啊,不走你們倆直接滾廳里睡去,毯子已經(jīng)給你們?nèi)由嘲l(fā)上了!
在上海,類似的事情,一般都能先鋪墊,客氣,抱歉N多個小時,累。。。
北京人的自來熟裹挾似乎讓很多人不適應(yīng)不喜歡,但是你是有權(quán)拒人千里的。但是一旦真的相處深了,讓人自在,舒服,省心。
這是我喜歡北京的第一點
第二點,也是有關(guān)于人的。個人好酒,雖然現(xiàn)在由于年紀和身體原因已經(jīng)盡量少喝了,但是回憶起來,北京真能找到很多好酒友,在回憶中留下了很多關(guān)于喝酒的或有趣,或溫馨的記憶。在上海,難。。。唯一找到過一個敞開無忌一起喝酒的上海人,是一個在日本長大的上海人。對于一個曾經(jīng)的酒徒來說,這個優(yōu)點不得不提
第三點:北京的包容能力要比上海強很多,特立獨行的人和事,看似怪異的文化與習(xí)慣,尤其是對待形形色色的夢想,五花八門的價值觀,北京的包容性心要強很多,在全國來看北京在這方面也是最出色的。
第四點:北京有豐富的文化多元和多樣性,下里巴人,陽春白雪都不乏其人。上海則一切向“商”,生活則趨向于統(tǒng)一的“品味”和“情調(diào)”。北京有萬圣書園,別的城市可誕生不了這樣的書店。
對我個人來說,重要的是,我擁有過很多難忘和美好的記憶,例如當(dāng)年午后在白頤路晃蕩的日子,又例如拉著地鐵里賣唱的小伙去小飯館里喝酒聊天到天明的日子,又例如北大東門雕刻時光的午后陽光,又例如當(dāng)年西直門外小酒吧通宵吼唱羅大佑的歌聲。。。好多好多這樣的事,這樣的人,在上海是不可想象,不可遇求的。上海留給我的記憶,觸動到精神,靈魂以及情感深處的片段太少。
最最重要的是,北京記載了我的愛情,我的婚姻,我兒子的誕生,還有不少讓我念及就倍感親切和溫馨的朋友,我沒有理由不最喜歡北京。
哦對,要表明一下身份,我是一個半退休的IT人。
編輯于2012-07-2468條評論感謝
分享
收藏?沒有幫助?舉報?作者保留權(quán)利
332贊同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吳博石找工作中
332人贊同
謝邀!
學(xué)生,北京人,在上海上大學(xué)。所以兩個城市都生活過,一年往返6、7趟。嗯,前提陳述完畢,大概算是有資格回答這題了吧?
其實我反而覺得自己不太有資格回答這道題。因為要是避免地域歧視、地域攻擊,最好的方法就是客觀。但是我又怎么可能客觀呢?我可以欣賞出彼此的優(yōu)點,指出彼此的不足。但對于北京-上海這樣的關(guān)系,實在是不忍過細觀察。這種雙城記般的構(gòu)造,越剖析,家就越遠。
-------------------客觀說一說-----------------
2013年一年內(nèi)跑遍了北上廣深,的確乍看起來沒什么區(qū)別。樓、車、人、地鐵。
更追求什么,你便更喜歡什么。有人喜歡北京,有人喜歡上海,這叫各取所需。
對我來說,北京不過是因為”呆慣了“,所以我選擇更喜歡北京而已。
北京有7-11,上海有全家,沒區(qū)別;北京有味多美,上海有85°C,都一樣;北京有萬事達中心,上海有梅賽德斯中心,演出也都差不多……基本需求都能被滿足,沒什么不一樣。
房價、堵車、現(xiàn)在還有霧霾……連仇恨都拉得這么一致。好吧,就算不一致,基本上也能找出個對應(yīng)來,北京有沙塵暴,上海還有梅雨呢。
北京有小腸陳,上海有小楊生煎。北京有南鑼鼓巷,上海有田子坊。有人愛工體北,有人愛新天地,這蘿卜青菜的事兒,各有所愛,就沒必要深究了。
要是北京拿香山和上海的佘山比高度,上海就可以拿出環(huán)球金融中心碾壓北京國貿(mào)三期。不服?再拿在建的上海中心的高度碾壓北京在建的中國尊。上海樂了,北京怒了,然后北京掏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說咱比比歷史古跡吧?咱們不比經(jīng)濟,說政治吧?……我說停,啪啪啪,各打五十大板。為什么?因為這不是比較,這叫耍流氓。然而在涉及北京和上海比較的討論中,出現(xiàn)最多的就是這樣的耍流氓。
所以與其簡單陳述感受,我倒更愿意說更多的感悟。我以地鐵為例,講講所謂的看不慣與看得慣吧。
為什么要以地鐵為例?因為北京上海的地鐵建設(shè)咬得很緊,按地鐵總里程來說基本上是把廣州深圳甩在很后面??偟脕碚f,就是四通八達、全國領(lǐng)先,又旗鼓相當(dāng),還深入人民生活,好比較啊。
我搜地鐵總里程的資料的時候,看到了這么個評論:”還沒有建的就不要吹了,以建好為準!說不定明年北京大地震,人都死絕了!不用建地鐵了!”這絕對不是個例,也絕對不限于上海,我相信北京也有素質(zhì)渣的人說這種話。這叫低層次的看不慣。
去年剛到上海的時候,我跟我新同學(xué)吐槽說上海換乘站怎么那么長啊,我拖著箱子走很遠很遠,累死我了。他一聽不高興了,說他去北京旅游的時候,北京地鐵又舊又臟,還很擠,換乘最不科學(xué)了,要走很遠很遠,哪像上海地鐵,換乘幾步路就到了。我驚呆了,想著他說的是我剛坐的那個上海地鐵和我原來天天坐的北京地鐵嗎?!后來我才知道,我剛剛體驗的是宜山路、虹橋路、徐家匯那種最可怕的換乘站,但他經(jīng)常去的站點都可以實現(xiàn)同臺換乘或者上下層換乘的換乘站,自然會想得不一樣。他去北京的時候,北京只有1號線、2號線,八通線和13號線,而我來上海之前天天坐的是還挺新的京港地鐵運營的4號線。而且我還猜他是人品差到極點,體驗了一把早高峰的西二旗,又從西直門換了2號線。這樣的路線,別說擠流產(chǎn)了,擠懷孕不是沒可能。這樣說來,誰說的似乎就都是對的了。沒深入了解,卻有個大概印象,這叫盲目的看不慣。
還有一種叫做骨子里的看不慣。換個說法就叫眼中帶刺兒,骨頭里都能挑出雞蛋來。這樣的例子更多,而且往往我們都是出于禮貌將這種看不慣掩飾了起來不說而已,但不說不代表不存在。最怕的在于這是很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下意識的。它是一種成見,一種先入為主,甚至是動物維護自己群體的本能。在這種本能的控制下,看不慣簡直成了最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聝?。誰讓人生如此艱難,而只有吐槽兩字最輕而易舉,槽點又唾手可得呢?
能對付看不慣的,唯有了解與包容。呆的久了,我發(fā)現(xiàn)真的沒有那么遭。剛來時并不喜歡上海,想家時滿心想著北京是最好的,可是回去了,有了對比,卻突然看到了北京的不少負面,頓時有些不能接受。北京的十號線亂不亂?小廣告滿地扔。原來我也不覺得有什么,無動于衷,可現(xiàn)在再遇到帶紅袖章的老頭老太太來撿,我會走上去幫忙了。不為別的,這是我家。原來我都習(xí)以為常了,可我現(xiàn)在明白了這幫發(fā)小廣告的會讓我深愛的城市被外人如何評價,我怎么可能不在乎。同樣的,我也就能理解為什么上海地鐵中發(fā)生的那么多事件,掌摑乘客、撒尿幼童讓上海人如此憤慨??傆行〇|西,走到哪里都一樣,比如公德。地鐵就是這樣一個大運量的公共交通工具,海淀黃莊下車時人手一臺iPhone,西客站上的時候兩個人拿五個蛇皮袋……你不能說前者代表了北京,也不能說后者代表了北京。放到上海,徐家匯和上?;疖囌静灰彩且粋€道理嗎?要是說兩地的文化,那真是深了去了。不作比較,也不過是因為他們各有各的淵源。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一直覺得這是討論地域問題和風(fēng)土人情時的至高真理,在這真理面前,多說無益,只需要閉嘴。
一線城市之所以叫做一線城市,絕非它的高樓萬丈,而是因為它的包羅萬象。大都市的本質(zhì)不是紙醉金迷,而是形形色色。看遍了這形形色色,再來談偏好。唯有這時候,才能談所謂的看得慣與看不慣。
--------------主觀說一說----------------
北京坑爹的高考志愿就不說了,總之落榜到上海的確出乎我意料。雖然不是我選的,但既來之則安之。再說細一點兒,家里也不算老北京。爸爸就出生在上海,奶奶是離開上海下鄉(xiāng)的知青。所以我也算基本聽得懂上海話,基本吃得慣上海菜,多少能夠理解一些海派文化。
烤麩、生煎,現(xiàn)在竟也成了我的至愛。
但拋開美食之外,愛終究只能給一座城。不過對于另一座,我們畢竟還可以選擇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欣賞。
這么多年來,我已經(jīng)全身全心、從頭到腳、從舌到胃愛上了那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親有友的北京。但我也在爭取學(xué)會欣賞洋氣的、現(xiàn)代的、精明的、國際化的大上海。
我相信會欣賞的人,總是快樂的。
編輯于2013-12-1349條評論感謝
分享
收藏?沒有幫助?舉報?作者保留權(quán)利
40贊同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戶俄語翻譯,醫(yī)生
40人贊同
畢業(yè)后我先去了上海工作和生活,城市挺好的,繁華干凈,上海菜也挺好吃,可是總覺得心安定不下來,休息的時候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外灘很浪漫卻總覺得少了點什么。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1年左右,我選擇了來北京。
現(xiàn)在在北京已經(jīng)工作了2年多,喜歡北京。雖然人人都在說著關(guān)于北漂的種種,可我卻在北京找到了自由和安定的美妙結(jié)合。休息的時候,我喜歡沿著護城河騎車,獨自逛逛北京的胡同,天壇,北海,孔廟,國子監(jiān)。。。都是我百去不厭的地方。累了,隨便找個北京小吃店或者路邊的咖啡館,寫會兒日記,讀會兒文字。
房價很高,壓力很大,交通擁堵,可是如果一個城市能帶給你不驕不躁的心態(tài),思考的空間,歷史沉淀后的寬容,都是一個值得駐足和喜歡的城市。
發(fā)布于2013-04-158條評論感謝
分享
收藏?沒有幫助?舉報?作者保留權(quán)利
26贊同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戶上海長大,武漢上學(xué),北京工作,人在臺灣
26人贊同
我是長在上海的北方人,更深一步定性,就是拿著上海戶口本并且從小受上海文化熏陶但可惜身份證不是310開頭的人。
大三下學(xué)期,在受郭德綱和國安的吸引下,義無反顧的放棄了上海的實習(xí)機會,來到好久不見的北京。
我以為北京都處都是國貿(mào),但我錯了。
我剛到798的時候都被震驚了,北京整個基礎(chǔ)建設(shè)城市水平像上海的10年前。
但慢慢的,我喜歡和北京人聊天,因為我們有相同的腔調(diào),有相同的幽默感,有相同的文化北京。
我喜歡這種直爽,喜歡北京女生,喜歡這城市的人文。
上海10年都沒給我的歸屬感。
北京只花了3個月。
人文的歸屬感,我覺得這就是我喜歡北京的地方。